Bwin必赢主页

437必赢会员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集体备课聚合力 深耕细耘启新途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多维度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4-12-17    访问量:

2024-2025-1学期,数字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组教师们围绕“教学示范课”、“挖掘思政元素”、“期末考试命题”及“创新教学方法”四大系列主题,展开了四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次集体备课:

聚焦教学示范课,打造精品课堂

2024年9月,微观经济学课程组教师们第一次集体备课以“教学示范课”磨课为核心,旨在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程设计能力。会上,王春舒师分享了一堂微观经济学示范课,从课程导入、理论讲解到案例分析,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市场均衡理论,又巧妙融入理性消费的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晨老师表示,一堂好的示范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集体备课激发了课程组教师们对课程创新的热情,为后期打造更多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提供借鉴。

第二次集体备课:

深挖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

2024年10月,第二次集体备课聚焦于“挖掘思政元素”,探索如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组教师围绕“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课程思政案例融入展开讨论,认为微观经济学不仅是经济规律的探讨,更是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引入“创新理念”、“社会公平”、“共享经济”等前沿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发展意识。肖昱发老师表示,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探索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两个核心概念,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利用消费者在选择变化时所展现的理性思考,以及这些选择如何与社会资源分配相关联,来启发学生理解个人决策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系主任白薇老师强调,后期课程组应该针对每一章节融入的思政案例及时进行更新调整,应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课程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次集体备课:

优化期末考试命题,促进综合评价

2024年11月,第三次集体备课重点讨论了“期末考试命题计划”,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题设计,在期末考试中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备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们围绕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题目的难易度、题型的多样性以及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周冰老师表示,为鼓励学生深度学习和创新思维,应改变传统的作图题为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开放性题型,考察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主任白薇老师进行了总结,她强调考试命题应与课程教学目标紧密对接,既要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评估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第四次集体备课: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潜能

2024年12月,第四次集体备课聚焦于“创新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岳智峰老师结合中国经济实际发展的案例,分享了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经验;沈情老师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黄戏老师还提出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团队讨论、项目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经过本学期四次富有成效的集体备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组教师们不仅在教学理念上达成了共识,更在教学实践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集体备课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经管类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未来,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将持续探索,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为437必赢会员中心的创新发展增砖添瓦。